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 内容

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8-05-04 08:49:56

第一篇 形势分析
 

  第一章 新形势与新要求

  一、自治区科技发展新特征

  “十二五”期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创新发展的决策部署,坚持把创新作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特色,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研究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创新驱动发展规划(2013—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改革科技项目形成机制,创新科技资金投入机制,健全创新发展的协调推进机制,实施科技创新三大工程,有力地促进了我区科技实力和综合经济实力的提高。

  创新资源投入。2015年,我区科技活动人力投入列全国第7位,较2010年上升6位;全社会研发经费达到136.06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16.38%,占GDP比重达到0.76%,列全国第25位,较2010年前移3位;本级财政科技拨款持续稳定增长,2015年的拨款规模是2010年的1.8倍,平均增速为15.68%;“十二五”期间各类科技计划资金拨款总额达到32.08亿元,是“十一五”的6.5倍。

  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平台载体有序发展,体系初具规模。“十二五”期间,新增4家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总数达94家;新增76家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数达128家;新建院士专家工作站69家,引进院士81名,联系院士专家团队480个;新组建38家新型研发机构。已建有10个自治区级(以上)高新区、78个特色科技产业化基地、19个科技企业孵化器、17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41个众创空间试点或培育基地;重新认定237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创新人才引进培养。结合“草原英才”工程科技子工程运行,培养自治区产业创新创业团队175个,培育自治区层面高端创新人才712名,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97人,培育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3名、国家“万人计划”专家2名。5年共有11人、4个创新团队、1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依托“草原英才”工程建设的创新创业基地,投入人才专项扶持资金1.4亿元。

  创新支撑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层次不断升级:传统产业通过高新技术改造和先进技术装备的引进消化再创新,技术层次大幅度提升,产品结构得到优化;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化效益列全国第5位,较2010年上升11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率列全国第4位,较2010年上升8位。农牧业新技术覆盖率超过70%,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保持在95%以上,牲畜良种改良种比重达到95%以上,林业适用技术覆盖率超过70%。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在生态保护、环境治理、中蒙药开发、生命科学等领域取得积极进展,建设、完善了一批退化生态综合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基地,重点治理区域状况明显改善;研究开发了几种蒙药新药,民族医疗特色疗法疗效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形成规范。

  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与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的要求相比,自治区综合创新能力依然薄弱。2015年我区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2%,处全国中后位置;R&D/GDP仅0.76%,列全国第25位;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0.84%,列全国第28位;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22件,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万人科技论文数1.38篇,列全国第28位。原始创新与重大成果产出总量少,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高端创新人才短缺,较少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基于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企业竞争力低;没有形成完备的基础研究资助体系,院所高校缺乏潜心研究环境,制约了重点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学科带头人培育以及开创新的研究方向;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整体低下。总体上看,创新基础条件落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人才力量薄弱,面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二、把握科技创新新机遇

  认清国际国内科技发展新特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破除制约创新发展的思想观念和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创新需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科技创新拓展更大发展空间。

  世界科技发展进入空前活跃的创新时代,科技资源全球流动,国际科技合作日趋活跃,加速演进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军事变革与我国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形成历史性交汇。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和绿色化,需要依靠科技创新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

  “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的颁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新动能,必将使我区的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必须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破除制约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发挥创新对拉动经济增长、推进结构优化、促进动力转换的乘数效应,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道路,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采取差异化策略和非对称路径,制定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在优势传统产业领域,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和重点领域技术跨越,解决关键共性技术制约,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及产品更新换代;在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加快提升创新能力和扩充产业规模,重点解决创新成果转化、核心技术突破、自主产品研发及品牌化规模化,壮大一批新产业向支柱产业发展;在现代农牧业领域,着力构建高产优质型、节约型、循环型、生态型农牧业,侧重新品种的更新率、新技术的覆盖率、深加工链的延伸和地方特色产品体系的丰富;在社会发展领域,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和退化生态修复领域技术进步,推动低碳循环发展,以及满足不同档次健康与消费需求选择的民生新福祉;在服务业领域,突出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应用、公共技术平台、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创意设计、应用软件开发、基于适用技术集成示范的科技服务新业态,推广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等新模式。
 

第二篇 发展蓝图
 

       第二章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决守住发展、生态、民生底线,大力促进“五化”协同,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线,以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对外开放为动力,大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为建成创新型内蒙古、打造祖国北疆亮丽的风景线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引领转型。紧扣发展脉搏,突出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以智能、绿色、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革命,引领全面转型升级,围绕结构转型、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聚集创新目标,优选创新主题,进行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

  坚持法治创新。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创新驱动,改变人治思维习惯,摒弃以权代法。通过完善法治规范政府在创新活动中的行为边界,减少和纠正行政手段包揽或干预科技创新活动,促进法治成为创新驱动的支撑和保障。

  坚持协调发展。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不断拓展发展空间,让发展更加协调平衡,从更高层次更宽视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有序承载的协调新格局。

  坚持改革开放。牢记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以科技体制改革为切入点,破除一切不利于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牢记开放是发展的必然要求,以宽广的世界眼光和大局意识谋划发展,进一步加强国际国内两种创新资源的整合,集成利用全方位科技开放,跨地域配置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活动的开放度。

  坚持强化激励。坚持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改革和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建立以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展示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落实以人为本,尊重创新创造的价值,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坚持协同创新。弘扬协同创新理念,集众智、借外脑,围绕规划目标多主体、多元素共同协作,互补创新优势。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大学、科研机构自主创新和公益服务能力,培育发展新型创新组织,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激发大众创新创业活力,实现创新团队、创新平台、众创空间的多元互动和多极支撑。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经过一系列不懈的努力,到2020年,基本建成创新型内蒙古,高新技术产业取得集群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初具规模,若干领域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技术体系。建成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本土自主创新型企业、特色产业研发机构、开放型实验室、研究型大学、公益科研机构和现代化科普场馆,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品牌比例显著提高,公民科学素质进入全国中等靠前先进水平,初步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格局。

  (二)分项发展目标

  综合科技实力进入全国中等水平。到202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件,技术市场合同交易总额达到300亿元,创新装备条件大幅度改善,自主创新领域不断拓宽,综合科技实力在全国的排位进入前20位。

  科技创新体系日臻完善。建成完善的、能够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内蒙古要求的科技创新体系,政府科研机构全面建立现代院所制度,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覆盖自治区优势学科专业和特色产业,形成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特色科技产业化基地,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成效。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确立。企业R&D经费占全社会R&D经费总量比例稳定在8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提高到0.85%;规模以上企业普遍建立研发机构,骨干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

  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服务业增加值增速5个百分点以上。构建以信息咨询、创业孵化、科技会展及技术产权交易、知识产权服务、生产力促进、发展战略研究与科技智库建设为主体格局的科技服务体系,拓展“互联网+”、云计算应用、创意设计、检验检测、科技保险等科技服务新业态。建设100个示范性众创空间,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载体支撑。

  产业整体技术水平显著提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以上。多项产业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重点领域实现技术跨越。高新技术领域、农牧业主体技术领域以及面向自治区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科学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关键技术集群突破。工业整体技术水平进入全国中等靠前位置,农牧业主体技术达到全国领先水平,生态、资源与环境科技水平保持全国先进,社会信息化水平达到全国先进,流通、交通、金融等服务业技术应用达到全国中等以上水平。

  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取得突破。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件,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申请总量的30%;培育一批科技名牌产品,其中国内知名品牌20个以上;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组织制定一批特色产业技术标准进入国家标准或提案,其中5—7项进入国际标准或提案;力争规模以上企业至少拥有1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提升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能力。

  创新人才发展机制不断完善。R&D人员总量保持4%的增长速度,到2020年达到6.35万人,每万名就业人员R&D人力投入达到48.0人年/万人。引进培育100名国内顶尖的、具有组织创新团队能力的领军人才,引进培养1000名具有较强组织创新能力的学科、技术带头人,高层次创新人才及创新团队的研究水平在若干领域跻身国内领先。人才发展机制不断完善,建立以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创新人才评价机制,调整人才资源市场功能,引导创新人才资源合理配置和流动。
 

第三篇 主要任务
 

  聚焦自治区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加快培育新业态、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拓展发展新空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的核心引领作用,加强关键核心共性技术研发与转化,推进颠覆性技术创新,加速引领产业变革。
 

  第三章 现代农牧业体系技术支撑

  总体要求。以保障农畜产品安全和农牧民增收为总目标,充分发挥科技创新驱动作用,着力解决现代农牧业发展中的瓶颈性技术难题,构建适应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农业发展要求的科学技术支撑体系,保障农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提升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种植业关键技术

  构建现代生物育种技术体系。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研究种质资源的结构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建立精准表型和重要性状基因鉴定体系;建设和完善主要作物生物育种平台,突破主要作物传统杂种优势利用的高效育种技术;开展高效种子繁育配套技术研究,创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突破性的抗逆、优质、专用玉米、小麦、大豆、油菜、向日葵、甜菜等作物新品种。

  创新农作物耕作栽培管理技术。开展主要农作物优质高产品种配套栽培技术,农作物光、热、水、养分等资源优化配置与绿色高产高效种植模式,“间套作”与“轮作休耕”等养地型生态种植模式与技术、粮饲兼顾型种植模式与耕作技术,农作物生长监测与精确栽培技术,主产区土壤培肥与耕作技术,农作物灾变过程及其减损增效调控技术等研究,创新现代农作物耕作栽培管理技术体系。

  构建绿色病虫害防控技术体系。开展主要农作物病虫草鼠疫情防控关键技术、危险性入侵物种与潜在入侵物种可持续综合防御与控制的关键技术、除病虫草剂减量使用技术、病虫害抗药性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和新型农药、绿色防控生物农药研发。

  提高机械化农业生产水平。突破保护性耕作、水肥药一体化、玉米籽粒直收、棉花采摘、马铃薯收获、向日葵收获、甜菜收获、杂粮精准播种与收获等机械化瓶颈技术;创新精准作业等为代表的关键零部件效能提升和可靠性技术;研发机械化栽种装备、精量水肥药施用机械、高效植保机械、高效自走式联合收获机械。强化农机农艺融合研究,建立适合不同地域的农业装备系统和机械化、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

  促进资源高效利用。重点研发作物节水生理调控技术、增蓄降耗高效农艺节水技术、新型集雨设施设备及高效利用技术等;创新地力提升、耕层增厚、养分平衡等土壤理化性状调控关键技术,以及休耕轮作、有机培肥、残茬管理、多元养分协同等农田养分均衡调控技术;研发有机肥、粪肥高效利用技术,实施农田养分综合管理;研发无农药农产品生产关键技术,农作物秸秆高效资源化利用技术,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技术。

  二、养殖业关键技术

  开展畜禽育种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利用好地方优质畜禽遗传资源,开展畜禽优良品种资源保存与创新利用研究;通过基因组学分析和多基因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建立优良基因挖掘技术体系;建设家畜杂交配套系及产业化示范平台,创建优秀核心育种群,开展标准化、规范化基础性育种和畜禽育种繁殖新技术研究,完善畜禽良种扩繁体系,选育一批优良畜禽新品种(配套系)。

  提高畜禽养殖技术含量。选择适宜本地区的畜禽养殖优良品种,开展兽药、饲料原料营养效价与安全性、饲料利用效率、养殖废弃物排放等基础性数据监测,建立相应数据库。研发畜禽健康养殖模式,开发高效安全环保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粪便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技术、工程装备及其智能化产品,形成现代畜禽健康养殖智能管理以及养分和粪便等综合管理方法。

  集成高效安全病害防控技术。开展重大外来动物疫病发生机理与监控基础研究,开展和寄生虫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重视动物病原菌与寄生虫分子耐药机制,研发动物用抗菌药替代技术和产品以及中蒙新兽药新制剂创制和精准用药技术;支持新型、安全、高效疫苗和兽药研制,推进动物疫病常规疫苗、新型疫苗、兽药以及快速、轻简化、高通量诊断与监测试剂的研发及标准化应用;开展生物安全措施、诊断监测、免疫防控、区域净化等多项安全生产技术集成。

  打造绿色安全畜禽产品。研究制定畜禽产品生产全程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技术及规范,着重开展农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风险评估与残留限量标准研制;积极进行畜禽追溯系统关键技术集成示范,满足绿色有机畜产品可追溯公共服务平台的技术需求。

  三、草业关键技术

  重视野生牧草种质资源评价与利用。开展野生牧草种质资源收集鉴定、引种驯化与生态适应性评价,选育抗逆、高产、优质的牧草品种与材料,研发配套栽培技术。

  建设优质牧草种子繁育体系。研究优质牧草种子生产关键技术,加快建立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牧草种子繁育体系,提高牧草种子产量与质量。巩固完善原有牧草种子生产基地,支持不同草原类区建立生态分区的种子生产基地,形成产业优势。

  加强天然草原保护、建设与利用。建立长期定位监测体系,研究天然草原综合生产能力构成,建立天然草原综合生产能力评价体系,综合评价我区天然草场生产与承载能力;开展退化、沙化草地恢复机理机制及生态治理关键技术研究,重视草畜平衡与可持续草地家畜生产技术,培育打草场,构建区域草地草畜互作发展模式。

  提升人工草地生产能力。重点突破人工草地生产关键栽培技术,合理配置草种组合,提升饲草生产机械研发与应用水平,开展放牧与割草两种类型人工草地建植的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研究草田轮作短期人工草场的栽培管理技术,加强优质高产一年生饲草料基地建设。

  加强病虫鼠害防控与草产品加工贮运的技术研究。开展草原病虫鼠害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加强天然草、人工饲草料的加工、储藏和营养平衡技术研究,研发安全高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及生产技术,增强草产品供给能力。

  支持生态草牧业示范区建设。探索不同类区草原饲草资源配置模式,集成天然草原合理利用关键技术,提高人工种草比较效益,建立农畜产品产业发展链条,创建内蒙古不同区域生态草牧业发展模式。

  四、林业关键技术

  林业生态建设支撑技术研究。以支撑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等国家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攻坚为目标,重点开展干旱阳坡、盐碱地、密集流动沙丘等困难立地造林及植被恢复、防护林体系构建、天然林生产力提高、高效稳定农林复合、工程效益量化评价等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

  林木长期育种工程。以主要造林树种及重要乡土树种为重点,建立种质基因库和长期育种基地,从生长、产量、材性、抗性等多性状目标进行定向改良,研究杂交育种、配合力育种、轮回多性状综合育种和分子辅助育种技术,推进高世代育种,选育适合我区不同立地条件的速生优质高产高抗林木新品种,建立杨树、松树等高产用材树种新品种培育技术体系。

  经济林建设及产业升级技术。以干鲜果等主要经济林产品产业升级为目标,重点研究育种、栽培、贮藏运输、加工利用和质量控制等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关键技术,构建特色经济林良种选育、可持续经营与高效利用为一体的产业技术体系。

  林下经济开发实用技术。以改善民生、服务林农致富为目标,重点开展林下经济开发模式集成研究,开发林菌、林禽、林畜、林菜、林药、林草等系列实用技术。

  低产低效林改造技术研究。以调整树种结构、提高林分质量、最大限度地提高林地生产力、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为目标,以分类经营为基础,科技支撑为手段,通过科学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低产低效林改造,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和林农增收。

  灌木林资源高效培育技术。以高生产力灌木林资源培育与高效利用为目标,重点开展灌木林资源定向培育和生态功能技术研究。

  森林多功能经营技术。针对我区森林质量及效益低下的问题,以增加森林覆盖率、增加森林蓄积量为目标,开展抚育经营、低效林改造、森林资源精准调查、森林经营规划、森林收获预估与结构调控等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提出人工林可持续高效经营和天然林森林健康经营技术体系。

  林业病虫害防控技术。针对我区森林病虫害频发的态势,研究森林生物灾害诊断与持续控制、经济林生物灾害无公害防控、生态林有害生物生态调控、外来有害生物灾害预警与防控、极端气候灾害应对等林业灾害防控技术,开发林用生物药剂,力争使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0%以上,灾害防控测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

  森林火灾监测预防扑救技术。针对我区重大森林火灾频发的严峻形势,重点开展森林可燃物综合调控、森林火灾动态监测预警、森林火灾区域风险评估与安全扑救、高山林区森林火灾监测及预防扑救、多手段航空消防等技术研究,森林火灾监测识别准确率达到85%以上,预警准确率达到90%以上。

  森林、湿地、荒漠系统生态质量与服务功能观测与评估技术。围绕生态系统健康与服务功能评估的观测与计算方法多样、结果无法比较等问题,重点开展三大系统的定位观测研究,继续按照保质保量、统一共享的原则积累数据,完善标准体系及测算方法,为全区林业资源清查评价及生态效益补偿提供支撑。

  林业资源综合监测与信息化技术。以支撑林业信息化建设为目标,以森林资源、湿地、荒漠化土地和林业灾害为主要对象,研究天地一体化数据采集处理、动态监测等关键技术。

  生物多样性研究。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技需求,重点研究自然保护区建设、生物多样性维护与发展等关键技术,为我区林业生态保护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五、水产养殖技术

  开发大中水域渔业综合养殖技术。综合评价全区大中水域渔业生产现状,明确不同地区适宜的养殖方式和养殖品种,有针对性地开展土著鱼类地方良种保护与选育技术体系、地方品种与引进品种杂交及人工繁育增殖技术体系、适宜名特优新苗种引进与繁育技术体系的建设,支持鱼类病害预测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支持大中水域渔业生物措施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有机化、盐化污染技术研究。重点支持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巴图湾水库等较大水域开展鱼病调查、鱼浮游规律生物监测。

  发展沿黄滞洪区大宗淡水鱼类放牧式养殖技术。攻克选择性捕捞与生态管理等关键共性技术,提升已有渔业品牌技术含量。引进及改良一批名特优淡水鱼类,完善生产技术标准和配套技术规范,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减少和避免养殖水域富营养化现象发生。

  集成低洼盐碱地池塘养鱼技术。开展池塘养殖投入品(饲料、鱼药)安全评价与调控技术研究,推进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改进进排水设施,配备水质净化和环保设备。支持名优水产养殖增殖及池塘增产增效技术示范推广,尝试鱼菜共生、鱼鸭共养等新型高效养殖技术。

  六、地方特色种养技术

  重视特色野生资源开发。加强特色野生资源基因原生地保护,收集名、特、稀品种资源,建设品种资源库,加大野生资源的驯化和品种创新工作力度,培育特色新品种。开展主要林区林下资源开发利用、主要沙地沙生植物开发利用、主要山区山野菜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研究示范。

  强化特色种养业关键技术研究。加强特色优质品种生产技术和设施的研发,着力提高特色种养业的科技含量和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开发特色农产品加工、储藏与保鲜等新工艺和新设备,推进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品质标准体系建设,建设和完善特色农产品质量监控体系。

  七、保障农牧业科技服务的有效供给

  加大农牧业政策支持力度。用好国家和自治区支持发展农牧业、龙头企业、小微企业、服务业等现有政策,争取更多对农牧业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对从事农牧业生产和农牧业产品初加工的企业,按国家有关规定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推进马铃薯、杂粮、牛羊肉等我区优势资源成为期货品种上市交易。支持马铃薯、玉米、杂粮、牛羊肉、羊绒等我区优势产业建立要素市场,开展现货交易。积极争取国际间政府贷款,加大对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放宽对农牧业产业外商投资者进入某些相关行业或领域的限制,改善投资环境。

  加大农牧业资金投入力度。加大农牧业资金投入力度,盘活存量科技资源,强化涉农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服务“三农”职责,引导农牧业相关科研教学单位开展农技推广服务。支持各地区深度配置服务资源,整合已有农牧业服务平台、创新载体,构建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抓好区域性农牧业科研机构功能升级,配备必要的基础服务设施、实验基地、野外台站等。强化农牧业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探索符合市场规律、贴近农牧民需求的服务模式。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尊重市场规律,遵循自愿、互利、公平、诚信的原则,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完善农业科研院校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应用机制,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统计和报告制度。在成果转化同时,把农牧业适用技术推广摆在农牧业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针对地区农牧业发展需求,凝练一批关联度大、产业链长、推广面广、示范效应显著的先进适用技术和重大应用成果,优先扶持优质高产节本增效的集成及配套技术、模式化饲养技术、家庭农牧场合理利用技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动物疫病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

  开展农牧业科技培训。相关科技计划设置科技培训专项指标,延伸原有星火培训、科技富民强县培训内涵,拓展培训对象,提升培训内容、方法。充分利用农村牧区科技带头人、致富能手、科技特派员、乡土科技人才,带动科技培训,形成“一人兴一业、一户带一片”的示范效应。依托“村村通”科技网络工程,开展网上培训,解决科技培训由点到面的问题。

  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平台作用。围绕发展“互联网+”农牧业服务,发展精准化生产方式,开发精准农业农田信息快速获取技术系统、精准作业数字化管理与智能决策、肥水药精准实施装备等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和重大产品系统;构建温室、畜禽、水产等领域全产业链条的智慧农业系统。开展物联网技术在农牧业科技服务领域应用示范,优先建设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追溯体系,实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共享。支持物联网信息平台建设技术研究,选择重点龙头企业实现基地生产、加工过程的视频监控。
 

  第四章 现代工业体系技术支撑

  总体要求。把握新常态下动力转换、结构升级机遇,结合化解过剩产能和产业优化,广泛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破解瓶颈制约,保障技术供给,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构筑引领型发展的支撑基点。

  一、能源产业技术

  开展能源高效利用科技攻关,推动装备改进升级。

  发展安全、高效、智能化煤炭开采技术,促进煤炭清洁、高效、集约利用。

  发展煤炭分级分质清洁高效转化利用技术,优先开展分级液化技术和低阶煤干燥、热解、中温焦油加工成套技术。

  发展适应内蒙古地区煤种的预处理技术,重点开展煤种配煤制备高浓度成浆性技术,高硫主焦煤脱硫技术,煤种焦化精细化智能配煤系统开发及工业示范,煤种型煤技术。

  开展煤炭资源深部分布规律、煤炭资源特性、煤岩学与煤地球化学特征的系统研究;查明煤中有价元素与有害元素的分布赋存规律;开展煤炭自燃特征与形成机理、燃烧变质作用对煤质的影响研究。加强煤炭自燃防治与地热利用,煤层气赋存规律与开发利用技术的研究;加强煤炭开发生态环境保护,重点研发井下采选充一体化、绿色高效充填开采、无煤柱连续开采、矿区地表修复与重构等关键技术装备。

  发展煤炭伴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支持开展粉煤灰中有价元素提取工艺技术研究。优化完善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技术,建立高铝煤炭资源循环利用全产业链。

  建立煤炭质量标准化技术体系。发展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促进煤矿安全技术装备升级,提高煤矿抗灾能力。

  积极发展新型煤基发电技术,进一步提高煤电参数等级,研发燃煤烟气氮氧化物、硫化物的协同脱除与资源化利用技术,重点突破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PM2.5前驱体一体化脱除技术,建立适宜于内蒙古缺水地区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技术与装备。

  支持大型坑口燃煤电站发展煤化电多联产系统核心单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在高效洁净燃煤火力发电及发电环保技术、超大规模互联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控制技术研究应用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二、新型化工产业技术

  解决传统煤化工产业技术布局分散、结构层次低的瓶颈制约,夯实煤制甲醇、煤焦化、煤制合成氨尿素、电石聚氯乙烯等产业升级换代的技术基础,广泛应用节能减排、污染物控制、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推进现代煤化工示范升级和技术跨越式发展,全面完成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芳烃等核心技术的产业化示范,形成3—5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煤化工成套技术、5—8个煤化工领域重点实验室、10—15个创新团队。

  发展煤化工下游产品延伸技术,拓展煤基精细化工、材料化工产业链。重点在精细化学品、有机化工原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高效催化剂生物可降解塑料、合成染料等关键产品技术取得突破,聚合物加工技术、农用化工技术、新型催化技术等取得重大进展。

  构建传统煤化工改造升级与现代煤化工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技术集群,形成迈向国际前沿的新型化工技术研究开发能力和水平,引领我国新型化工产业的发展。

  三、有色金属开采加工技术

  促进解决国家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建设面临的冶炼产品转化率不高、资源保障程度低、高新技术储备和高端产品开发不足、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低、高耗能高污染仍然突出等问题,加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自主创新,在铝、铜、锌、铅、镁等绿色高效生产工艺技术及深加工关键技术研发上取得积极进展。

  促进铝产业延伸升级。重点支持高、精、尖、深加工产品和新材料的研发生产,优先发展铝板、带、管、棒、型材及高纯精铝、高纯高压电子铝箔、汽车铝合金轮毂等产品,大力开发轨道交通用大型铝合金型材、具有较好成形性能的汽车车身用铝合金,加强航空航天及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用高抗损伤、高强度铝合金及高档铝合金板、型材和锻件的研究开发,深度研究高铝粉煤灰碱法低成本提取氧化铝技术。重力打造国内领先的电解铝及铝深加工技术创新基地。

  促进铜冶炼及延伸加工业技术升级和产品结构优化。重点发展高性能铜板、铜带、铜箔和铜管材,积极开发电解铜箔、电子引线框架、变压器用铜带和特种漆包线等高附加值铜材精深加工产品。大力发展高强高导新型铜合金接触导线及绿色无铅环保型铜合金系列产品制备技术。开展稀土在铜棒、线材中的应用研究。支持开展铜冶炼及延伸加工国际国内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淘汰落后冶炼产能。确立铜加工技术及铜基新材料应用技术在国内的领先地位。

  促进提高锌产业资源综合利用率。加强原矿—锌精矿—电解锌—锌合金—锌产品产业链技术体系构建,重点开展高性能镀锌及压铸用锌合金开发。支持锌企业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促进铅采选冶炼技术升级。延伸铅产品加工链条,加快对落后熔炼还原工艺的技术改造,提高冶炼技术水平。发展高品质精铅,重点开展铅合金材料的应用研究,加强再生铅资源利用技术,重视开展尾矿及冶炼废渣中有价金属元素的提取。

  促进镁产业延伸加工技术升级,提升镁产品结构。改进原镁生产技术,发展新型高性能稀土镁合金材料及产业化应用,形成原镁—新型合金材料—高品质镁合金压延加工技术和产品链条。开展镁合金件微弧氧化及其致密化处理工艺研究,镁合金板材轧制工艺研究。重点突破高性能镁合金铸件挤压铸造成形技术,加强低成本AZ、AM系列镁合金压铸产品开发。建立镁合金技术数据和标准评价体系。

  四、钢铁产业技术

  以包钢集团、北重集团、包头市金属深加工产业园区为主体,以产品结构优化调整和产业链延伸为核心,大力发展“稀土钢”品牌。重点支持汽车用稀土钢、俄罗斯高寒地区用钢轨、管线钢、超深冲板、防腐耐热抗挤毁石油套管、低碳氮铁素体不锈钢、700℃超超临界电站用镍基高温合金锅炉管及核电站用合金管、双金属大口径无缝钢管、20吨以上特钢大型锻件产品(包括风机主轴、核电锻件、船用曲轴、大型轧辊、高压汽轮机转子、大型环类锻件等产品)、航空航天结构件用钛合金产品的开发及产业化。

  五、装备制造业关键技术

  分步落实《中国制造2025》,深度融入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国家重大战略工程,促进解决行业大而不强、信息化程度低、缺乏核心技术和技术储备等问题,引导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开发,填补带动性强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整机产品和关键技术空白,促进建设一批高技术水平的装备制造产业园区。

  加快推进智能制造。积极开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专用智能制造装备研发,重点开发智能产品和自主可控的智能装置。依托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建设重点领域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实施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分类开展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智能仓库应用、智能化管理和服务等试点示范。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系统,搭建智能制造网络系统平台。研究开发基于互联网的现代制造新模式。

  强化装备制造基础能力。着力解决影响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产品性能和稳定性关键共性技术。建立关键共性基础工艺研究体系,开展先进成型、加工等关键制造工艺攻关。推动整机企业和基础零部件企业协同创新,在重型及专用车辆、轨道交通装备、通用航空、工程机械、煤炭石油综采装备、高端畜牧装备等重点领域,支持首台(套)、首批次重大装备自主研发,针对关键技术和产品创新需求组织重点突破。

  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开展装备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加快应用清洁高效铸造、锻压、焊接、表面处理、切削等加工工艺,实现绿色生产。推广轻量化、低功耗、易回收等技术工艺,提升电机、锅炉、内燃机及电器等终端用能产品能效。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加强高端装备创新设计能力。支持开发一批标志性、带动性强的重点产品和高端装备,提升自主设计水平和系统集成能力,建设完善创新设计生态系统,在重型及专用车辆、煤化工成套装备、铁路车辆、矿山机械、工程机械、畜牧机械、智能输变电设备、新能源设备、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装备、核电装备、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领域,形成若干具有国内先进影响力的高端装备创新设计集群。

  六、农畜产品加工技术

  发挥绿色、天然、有机优势,突破一批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核心技术,以科技计划项目带动、培育一批农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打造绿色品牌,延伸产业深度,在乳、肉、粮、油及地方特色资源加工领域形成核心技术体系。

  开展主要粮油作物、果蔬制品食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开展无浪费式牛羊肉加工工艺研究与特色肉产品开发,加快乳制品加工工艺和产品创新步伐,加大羊绒新产品开发力度。

  推动主食产品研发,重点推进马铃薯主粮化主食化进程。推动温饱型为主体的食品消费格局向风味型、营养型、便捷型、功能型方向转变。加强主食加工研发体系、标准化技术体系建设,组建主食加工技术集成联合体。

  建立农畜产品食品链全程卫生安全控制示范体系,重视加强食品添加剂和配料高效安全制造技术、食品原料和食品包装材料纳米化加工技术、食品高效分离提取技术、食品非热加工技术、可食性全降解食品包装材料工业化制造技术的研究开发。

  加快推进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稳定保持乳、肉、绒深加工生产装备与工艺技术的国内领先水平,加快形成粮油、薯果蔬、饲草料、健康保健产品产业加工技术体系。

  七、稀土新材料技术

  巩固和保持稀土地采、选、冶技术的世界先进水平。大幅度提高稀土采矿开采回采率、稀土资源综合利用率,到2020年分别达到99%和60%以上。突破白云鄂博稀土矿产绿色、低耗开采和冶炼分离工艺技术难点,重点解决稀土冶炼分离污染,改善稀土行业尾气综合治理工艺。开展稀土精矿高效冶炼提取技术开发,开展稀土分离提纯过程强化及装备研究,开展钍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研究。

  突破稀土金属领域关键技术瓶颈。重点开展耐氟盐腐蚀绝缘材料研究,电解法制备中重稀土中间合金工艺研究,高纯稀土金属制备方法研究。

  发展稀土合金与结构材料,促进稀土元素的平衡利用。重点突破高品质低成本稀土中间合金制备工艺技术。发展稀土合金规模化生产技术,开发高性价比的稀土镁(铝)合金及高品质稀土钢结构材料。发展短流程制造技术与装备,建立稀土合金和中间合金质量评价体系。

  大力发展稀土功能材料。突破稀土磁性材料、稀土储氢材料及镍氢电池、稀土抛光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稀土催化材料、稀土发热材料、稀土精细化工材料、稀土掺杂特种功能材料的制备、应用和产业化关键共性技术,提高稀土高端产品性能。建立稀土功能材料公共测试平台及评价系统。

  ——稀土磁性材料。打造高性价比稀土永磁材料,优先开展高性能高稳定性钕铁硼永磁材料研究、铁基大磁致伸缩材料研究、低成本高性能超磁致伸缩材料研究,建立稀土磁性材料质量评价体系,满足节能及新能源产业、高端电子信息产品的应用需求。

  ——稀土发光材料。重视稀土发光材料关键制备技术研究,优先开发新型白光LED用荧光粉及其合成设备,开发PDP(3D)显示、生物探测用发光材料关键制备技术,掌握无汞灯用荧光粉规模化制备技术,实现PDP显示、半导体照明用稀土发光材料产业化。

  ——稀土储氢材料及镍氢电池。提高镍氢动力电池的性价比及规模化生产的一致性,开发电动汽车用高功率镍氢电池储氢合金负极材料产业化技术,开发La—Mg—Ni系储氢材料成分、结构控制技术;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La—Fe—B系储氢材料,发展金属氢化物—空气电池,建立稀土储氢材料品质检测标准及应用技术研发平台。主要稀土储氢材料产品及动力镍氢电池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稀土抛光材料。突破稀土抛光材料规模化稳定生产关键技术,提高产品纯度和品质,发展用于液晶显示器、玻璃硬盘基片、蓝宝石等高端稀土抛光材料关键制备技术,开发化学机械抛光用铈基抛光液,拓宽稀土抛光材料在半导体、玻璃硬盘、高性能光学仪器、LED等领域的应用。高纯铈基化合物、高性能氧化铈抛光粉等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稀土催化材料。发展新型稀土催化材料,强化稀土催化材料在催化燃烧、烟气脱硝脱硫、固体燃料电池、机动车尾气净化等方面的应用水平;研究开发稀土催化材料工业化制备技术,促进高丰度稀土元素La、Ce等的平衡利用,开发整体式集成稀土催化材料。在稀土催化剂材料结构设计、生产制备关键技术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稀土发热材料。优化现有铬酸镧生产工艺,突破新型、节能、环保型生产铬酸镧元件成型、烧结关键技术,促进铬酸镧产业化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稀土精细化工材料。突破新型稀土功能助剂产业化制备技术,优先开发高效环保稀土复合稳定剂、PVC合成用稀土耐热终止剂生产关键技术,重视发展多品种无毒高效新型稀土复合助剂,促进稀土复合助剂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稀土掺杂特种功能材料。优先发展稀土改性热涂层材料、高性能氧化铝陶瓷材料、稀土掺杂上下光转换材料,完善热障涂层制备技术,开发等离子喷涂技术应用;研究稀土氟化物对氧化铝陶瓷的改性机理,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具有特殊物性稀土掺杂助剂制备技术,实现稀土掺杂助剂形貌特征、晶粒尺寸的可控调节。

  ——新一代稀土功能材料。重视稀土高频、磁传感、激光晶体、闪烁晶体等新一代稀土功能材料及低成本稳定批量制备技术研发,满足智能控制与探测等高端应用需求。

  八、生物技术

  提升影响农牧业综合生产力的生物技术应用研究。发展生物种业,突破主要农作物、主要林果花草、畜禽水产生物育种、良种繁育、种子加工等核心技术,重点发展性控技术、胚胎工程技术、优良牛羊良种分子育种技术。支持开展转基因技术研发、生物农药、生物兽药、可降解地膜、新食品与饲料添加剂等方面生物技术应用研究,积极发展生物饲料、生物肥料发酵技术。

  开展优势生物资源挖掘及生物制品产业化技术研发。重点发展农畜产品有效成份提取分离技术研究,利用生物技术开展玉米、马铃薯、亚麻、荞麦、蓖麻、番茄、沙棘、黄芪、甘草、麻黄、苁蓉、锁阳、螺旋藻及动物脏器资源深加工生物制品研发,在玉米淀粉、氨基酸、微生物蛋白胨、果葡糖浆、葡萄糖酸钠、甜菜红色素、羊胎素、酶制剂、黄酮等产品方面形成产业化技术体系。

  加强医药生物技术研发。以自治区多发的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治疗需求为牵引,面向国内及国际干细胞研究发展前沿,提升干细胞研究及转化医学领域技术水平。提高传统动物疫情防控疫苗品质,开展猪用、牛用、禽用新苗开发和工艺改造,发展兽用疫苗悬浮培养和纯化浓缩技术,重点实施牛羊布式菌新疫苗研究与开发。开发兽用免疫抗体制剂新系列。

  大力开展创新药物研发。重点开展蒙中药创新药物、优势原料药、生化药研发和蒙中药现代化。支持药用蛋白、高活性生物功能多肽、阿维菌素、黄原胶、微生态活菌制剂、蛋白酶抑制剂新产品开发。重点支持抗肿瘤药物、靶向抗瘤新药、糖尿病治疗新药、呼吸系统治疗新药、调节血脂类药物研发。开展肝纤维化诊断治疗及肝纤维化治疗药物创新,推进发酵虫草菌粉替代冬虫夏草工艺升级。支持生物制药企业普遍开展生产菌种保藏条件与发酵工艺关系研究,提升菌种制造与保藏技术水平。

  重视开展生物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的交叉研究。加快布局合成生物技术、生物大数据、蛋白质研究、基因编辑技术、生物3D打印等一批关键共性技术,促进生物技术在精准医疗、体外诊断技术与产品研发、组织器官修复与替代、细胞工程与酶工程、膜分离等方面取得突破。

  九、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

  发展太阳能利用技术。研究石墨烯、砷化镓、铜铟镓硒等薄膜电池产业化技术,大幅提高电池效率。突破太阳能发电、集热关键技术,重点开展太阳能光伏材料及电池制备清洁生产技术研发、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支持自动向日跟踪系统、微网储能系统研发,积极推进太阳能多晶硅材料物理法制备核心技术,开展大型光伏电站高效可靠运营控制与发电增效技术研究。研发光伏电池组件及控制设备等关键产品。培育太阳能光伏发电解决方案服务机构,提升建筑物光伏发电、兆瓦级荒漠光伏发电、光伏系统与智能并网等关键技术服务能力。

  推进风能利用技术。开展大规模风电并网接入及分布式风电接入技术研究,重点推进新型风电储能材料、储能装置及系统集成技术研发。开展风光多能互补风电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优化升级离网型户用小型风机系列产品,推进兆瓦级以上大型风电系统国产化进程。支持掌握风能—燃煤(天然气)混合发电核心技术,推动风电逆变系统数字化实时控制、风电场运维管理技术产业化。开展风电检测保护技术、风力机润滑监测与维护技术、风能检测技术、电网稳定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发展生物质能技术。重视农林生物质燃料发电、生物质直燃和气化供热发电、微藻及秸秆类燃料加工转化。支持生物质替代能源技术研究,推动生物天然气转化与纯化、秸秆类原料制生物柴油、纤维类植物制乙醇、工程微藻生物质燃料油技术升级。开展生物质—太阳能耦合供能及联产化学品、生物质热解试验示范。推进生物质发电装备升级,研究开发生物质反应器等核心部件产品。

  大力发展核能技术。加快建设我国第一座重水堆核电站燃料元件生产线,实施高温气冷堆核电燃料生产线项目,突破第四代核电燃料元件制造技术。提升铀矿开采提取和钍提取分离及天然铀化工转化生产线,扩大压水堆核电燃料元件生产规模,建立国内先进的核电燃料结构件制造基地。打造百亿元级核燃料产业园区,形成我国最大的核燃料元件研发、生产基地。

  十、新一代信息网络和大数据技术

  围绕国家大数据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顺应新一代信息技术网络化、泛在化、智能化趋势,加快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宽带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高性能计算软件、智慧城市等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突破电子信息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积极发展高端电子信息制造技术,不断扩大信息产业规模。

  云计算研发与应用。依托国内顶级云计算数据中心和大数据资源,推进云计算重大设备、核心软件研发与应用,重点突破云计算平台大规模资源管理与调度、运行监控与安全保障等关键技术,提高相关软硬件产品研发及产业化水平。引导专有云有序发展,积极开发满足不同需求的云服务模式和云计算应用平台,优先开展政务、商务、物流、工农业服务、医疗卫生、教育、食品安全等领域云计算应用示范。应用云计算技术整合改造电子政务系统及软硬件资源,推动办公模式云端化、移动化,实现政务信息系统整体部署和共建共用。推进虚拟数据中心服务、云存储服务、分布式数据处理服务,建设国内一流的云服务基地。

  大数据平台构建与应用。依托内蒙古大数据公用平台和地区大数据中心,围绕数据感知、传输、处理、存贮、统计、分析、挖掘、展现、应用等数据全流程,开展大数据基础应用研究,重点突破海量数据存储、数据预处理与新型数据挖掘分析、大数据信息安全等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大数据标准和规范。发展大数据应用创新,推进各类政务系统、产业领域、公共服务领域的大数据应用,优先开展大数据在工业产品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全流程及涉农涉牧各环节的应用,重点支持大数据在环境监测、交通运输、健康医疗、智能电网、智慧城市、智慧校园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开展农牧业大数据应用,运用地面观测、传感器、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开展农牧业生产环境、生产设施和动植物本体感知数据的采集、汇聚和关联分析,完善农牧业生产智能监测体系。

  十一、通用航空高端制造技术

  发展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技术。优先发展直升机、TSC—1系列水陆两用飞机、小型喷气飞机、中小型商务机总装集成,积极推进中低空飞行器、远程无人机、轻型运动飞机及特技机、动力三角翼等飞行器整机制造,重视开发适用于雾霾消除、卫生防疫、抢险救灾等特殊作业的轻型飞机。围绕飞机总装集成,优先引进与飞机总装相关性强的配套项目,逐步实现低空通用航空器系列化。

  开展通用航空关键部件及控制系统研发。在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刹车系统、铝合金高强结构件、航空材料等配套产品技术集成发展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积极发展导航监视系统、通信系统、航空电子仪表系统、飞机飞行控制系统等机械设备制造技术,重点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空对地机载移动通信服务、飞机导航等技术及装备。延伸发展飞机技术支援系统和服务系统、航空物流、航空商务、飞行培训、执勤救护、巡视监视、飞行表演等相关产业。支持建设航空产业园区和通用航空高端制造基地,促进我国通用航空技术水平的提高和通用航空商业模式创新。

  十二、新能源汽车技术

  开展纯电动客车、纯电动矿用车、纯电动专用汽车、新能源轿车整车集成技术研发,开展液化天然气、二甲醚、甲醇燃料等重型载货汽车整车制造与改造;积极发展液化天然气汽车从气源地到加气站、汽车制造、物流运转的低碳环保产业链;解决纯电动汽车标准化充(换)电站、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建设的技术问题。

  开展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部件开发,优化提升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化技术、大容量镍氢动力电池生产工艺与技术,提高电动汽车用永磁电机技术性能,积极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动汽车发动机、发电机、传动装置等关键部件。
 

  第五章 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技术支撑

  总体要求。解决自治区生态环境改善面临的技术瓶颈,发展重大生态修复技术体系,遏制区域性生态恶化趋势,生态恢复与重建基础研究及应用技术开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生态环境质量的明显改善和构建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提供科技支撑。

  一、区域生态综合治理技术

  建立不同类型受损生态系统修复试验示范体系,解决长期制约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促进区域性生态恶化趋势明显减缓。全面推进区域生态类型区综合治理与技术集成示范,提出不同生态类型区保障生态系统稳定的综合配套技术和优化模式,在生态修复与治理新途径、新技术、新模式集成研究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以提供典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保育的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带动生态产业发展、保障我国北方生态屏障为目标,研发生态环境修复与生态建设成套技术,重点开展我区主要自然资源与天然生态系统保护与利用规范研究,划定生态红线,在退化草原区、风蚀沙化带、黄土水土流失区、丘陵山区等生态脆弱地区,开展综合治理等技术集成创新,提出重点区域生态治理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建立一批环境综合治理、生态系统恢复与可持续利用示范区;开展农牧交错带退化草地治理技术研发与集成,提出农牧交错带水-草-粮-畜多元调控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开展农田生态保育关键技术与集成,保护和恢复农田生态系统;开展退化防护林更新改造及结构优化技术研究,提出内蒙古地区退化植被更新改造技术及防护林配置模式格局优化技术;开展珍稀濒危植物保育技术研究,建立濒危物种保护科技示范区;开展生态治理、资源利用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模式与示范;开展生态治理成效动态监测评价系统研究。重视生态自然恢复。

  二、水土流失和湿地生态综合治理技术

  开展水土流失和湿地生态综合治理技术集成示范。重点开展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东北黑土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重点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集成应用;开展具有受损自我修复、可持续固土抗蚀能力的水土保持植被建设模式和研究示范,加强针对风水复合侵蚀、风水重力(塌陷)复合侵蚀等的水土保持植被建设技术集成与示范,促进水土保持区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推进黄河内蒙古十大孔兑综合治理技术应用,减少入黄泥沙量。开展流域生态经济系统演变过程和水土保持措施配置研究,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标准与容许土壤流失量研究。重视水土流失监测技术。

  开展湖泊湿地保护、退耕还湿技术体系建设。编制湿地保护科技发展规划,建立完善湿地生态监测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重点开展呼伦湖、达里诺尔湖、乌梁素海、岱海生态与环境综合治理技术示范。加强对额尔古纳河流域、嫩江流域、西辽河流域,以河流、湖泊和沼泽为主的东北湿地,黄河上中游河流及沿岸湿地,西部盐沼湿地保护技术的集成应用。促进遏制湖泊湿地面积萎缩、水质恶化趋势。

  三、节能环保技术

  以一批节能环保重大科技项目为牵引,着力打造新型清洁能源循环利用与污染治理技术体系、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体系、节能环保服务技术体系。重点开展新型清洁能源循环利用与污染治理技术集成,开发应用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城市污水、垃圾等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在多种废水优化调配、高效污水处理回用技术、废水制浆技术、气化炉渣处理研究及示范领域取得进展。

  大力发展建筑节能技术。支持各地区结合自然气候特点,开展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技术应用示范,发展被动式房屋等绿色节能建筑。开发能源检测、供热与供冷技术、清洁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

  开展城市节能技术试点示范。推进区域热电联产、政府机构节能技术应用,实施高效节电照明系统开发及绿色照明工程。提供供热采暖系统安全、节能、环保、卫生等技术需求。重视对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技术改造,提升城镇住宅供热分户计量技术,提高热能利用效率。

  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集成应用。加强典型工业废气净化转化与资源化再利用技术开发,开展废水污水治理与资源化技术开发,开展固体废物控制与循环利用技术开发。

  重视废物资源化物流检测与信息集成技术研究,支持开展废物资源化技术装备与再生产品标准标识研制。

  发展用于污水净化、黄河水沙分离、土壤修复的关键技术工艺及模块化集成设备。

  发展节能服务,鼓励开展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一条龙”服务;发展环保服务,鼓励开展环保工程设计、设施运营和维护、技术咨询等。

  发展高效的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突破黄河、松花江、海河、滦河、辽河、内流河流域,乌梁素海、呼伦湖、岱海、达里诺尔等河流湖泊的生态安全健康评估共性技术、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控制、寒冷地区城镇污水处理技术、畜禽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循环周期内无二次污染关键技术、工业园区污水升级处理技术、高盐水高效处理技术、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集成技术、地下水污染修复关键技术。突破包头、满洲里等城市的饮用水水质健康风险控制技术。

  围绕自治区钢铁、煤电、焦化、煤化工、电解铝、铅锌铜冶炼、生物发酵、工业锅炉等重点行业发展,突破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治理技术、工业锅炉烟气治理技术、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污染物回收及高值化利用技术、非常规污染物控制技术。探讨大气环境约束条件下优化工业园区和大型企业布局策略,提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大气污染源减

上一篇:内蒙古自治区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 (2016-2020年)
下一篇:内蒙古自治区大数据与产业深度融合行动计划(2018—2020年)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